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部分,要研究太极拳文化就离不开对道家思想的研究。中国武术产生和发展的环境极其复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和交融其他形式的文化也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中国武术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武术形式和不同的武术文化内涵。其中太极拳可称是道家文化与武术的完美结合。太极拳蕴含了丰富的道家思想,太极拳从道家思想中引申出“动静”、“刚柔”、“进退”、“虚实”、“攻防”等对立统一的多种运动形式。太极拳是一种柔和、文雅、用意不用力的运动项目,它强调中庸、宁静致远,提倡阴阳互补、刚柔相济,在攻防原则中则强调“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讲究后发制人,不以力胜,讲究巧取。道家思想融入到太极拳中,形成了太极拳独特的战略战术思想。
一、道家思想对太极拳技击特点的影响
太极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其认识论、方法论与道家思想有着直接联系,在其发展中形成了“以静制动,动静自如”、“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后发先至,崇下尚退”的技击特点。道家思想被认为是太极拳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一。
哲学家认为,事物不仅是对立的统一的,而且是逐步地向其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的。这是自然法则,亦是老子人观“法自然”的哲学回应。“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认为,正阵可以转化为奇阵,善良可以转化为妖孽,祸中伴随着福的征兆,福里潜伏着祸的根苗。根据这一转化规律,老子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观点,意思是说,道的运动是“反”,事物总是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的。事物强大了自然就会衰老,有意造成事物的强大是违反道的原则的。老子认为,在自然界,新生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事物总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
这种守柔处雌、崇弱尚下的观念对太极拳拳理与技击理论的影响是极大的,由此,它形成了“以静制动,动静自如”、“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后发先至,崇下尚退”的技击特点。
1 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老子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十八章》)由此可见,老子的思想是尚柔的,他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因此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世间所有事物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发展变化。因此的一定的时期内,柔弱的东西总会变得刚强,而刚强的事物则会变得柔弱。
2 后发制人、崇下尚退
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何以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老子一种谦虚的说法,不为天下先体现的是一种不争的态度。太极拳在老子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技击意义上的关系的复杂性,即后发制人,崇下尚退。后相对于先而言,是一种相对的观点,也是世界存在的方式。太极拳既是武术的一种,就应表现出武术技击的特点。在武术中,往往强调占得先机,只有占得先机才能处于不败。这种先的观点,在老子看来,是一种不仁的表现,人相对于世界都是独立存在的,虽然人和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不同的人也具有各自的独立性,没有人愿意被别人的意识所左右。“先”在这个意义上讲,往往有侵的意思。所谓侵人者必被人所侵,不被人侵,则不欺人也。这是老子从思想层面崇尚后、崇下尚退的原因。从实践层面上讲,太极拳崇尚后的原因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拳语云:“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
3 以静制动、动静自如
虚静是道家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道”在人体(灵魂与肉体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体现。武术,特别是太极拳,就非常强调静、虚。虚静者,即实中求虚、动中求静之谓也。初练时,势势揆其用意,是从实处练也。今当并此形迹而泯之,故谓之实中求虚。太极拳开式时,由静而动,收式时,由动而静。今则势势之中,处处皆当作由动而静想,务使一切姿势,皆有动即是静、静即是动之意,固谓之动中求静。太极拳强调虚、静,是因为静方能志专,才能排除杂念,使精神完全集中,用意识引导动作,领悟技法真谛,动作才能从容自如、势正招圆。
二、道家养身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除了技击特点外,还表现在养生方面。道家重贵生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太极拳的养生理论及方法。
1 重养气
气,是中国哲学范畴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道家认为宇宙万物皆由“精气而生”。道家认定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是“气”。另一位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另外,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气”不仅具有物质性,而且还具有阴阳两个对立统一的属性。阴阳二气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综上所述,气是构成宇宙万物是基本的物质。气具有阴阳两个属性,气永处于不停止的运动中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太极拳从实践到理论、从观念到方法都十分注重于气,注重运气、练气、养气。练太极拳要气沉丹田,呼吸要匀、细、深、长,自然平和,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外,太极拳更为注重的是“中气”。太极拳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其心,以心行气,其中即蕴含着生命本源论,又涉及道德精神论。将气与心结合,在不断的运动中求静,气遍全身,顺势扬气,至此把人的生理、心理、人生哲学连在一起,把心理平衡,延年益寿,生活情趣融合在一起。
2 贵自然
太极拳是受道家哲学影响较深的一个拳种,它依附于太极阴阳学说,以此为拳理和行拳的本根,谓之“凡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
宏观的太极拳论更为强调拳理与“天道”的一致性。太极拳先哲陈鑫说:“打拳皆随天机动宕,太极原象皆自吾身流露”,“阖辟刚柔顺自然,一扬一抑理循环”。太极拳中的虚实、闭合、刚柔等变化,处处包含了阴阳对转,故“习太极拳须悟阴阳要义,使人与天有浑然相通之妙。
3 求虚静
《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可见太极拳是比较强调动静关系的。而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不欲以静”,庄子说:“抱神以静,必静必清。”后来的道教内丹学说主张“守静去燥,忘形静寂”,从而达到“神静则心和,心和则神全”。这些道家的观点无论是从思维方式上还是从养生实践上都注重以静养德,以静养身心。“虚静”的哲学内涵是“无”,有无相生之“无”;就人生论来说,“虚静”指主体摆脱外在异己力量的羁绊,回归自然的本真,达到心明如镜的安适心境的心理过程。
太极拳将道家主虚静的理念应用于拳理之中,形成了以养为特色的运动形式。练拳时首先要入静,做到心静体松,使人的身心处于极宁静、极松脱的状态。太极拳要“心静用意”,在运动中把精神和意念贯注于一招一式之中,通过这种求静的方法达到虚静的境界。虚静从人生修为的角度讲则是安静闲适,虚融澹泊,是虚怀若谷、恬静无欲的平和心境。太极拳以静心养性、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来使练习者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
三、道家思想对太极拳审美的影响
中国哲学思想认为自然即为美,美的本质是自然。这里的自然指的是符合事物的规律,也就是中国哲学中所说的“道”。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太极拳审美重视“天人合一”的境界。无论什么动作,作为审美主体的“我”都会将它与自然界中的有关物象相联系,与有关情感相沟通。“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即物化为我,我化为物,万物与我合一。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将人与自然看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追求人与自然的交融合一,并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思想逐渐形成稳定的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也渗透到太极拳的拳法和拳术理论中,发展并逐步得到完善。
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小力打大力,从不以拙力取胜的运动风格给人的自然轻松、舒畅愉悦的感觉,这正体现了它的和谐完整之美,从而使太极拳成为真正的充满丰富创造力的审美活动,使之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和谐是蕴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一种审美理念,它在太极拳中具体表现为动静和、刚柔和、阴阳和、虚实和、形神和,这种协调统一的关系成为“一首优美的旋律”。以“白鹤亮翅”为例,从动作方法上看,它的虚实、动静、刚柔等因素在统一中对立,而又融为一体,使动作在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动静相间,体现出圆滑连贯自如的动作特征以及动作的和谐之美。
太极拳的美不仅仅表现在对大自然的探索和对自然规律顺应上,更表现在动静、阴阳、刚柔、劲意、虚实的和谐之美上。在现代西方体育以“力量,速度,追求极限的刺激之美”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太极拳以其返璞归真、独具特色的东方之美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太极拳这种独特的对美的追求,也为太极拳冲出华夏、进入世界的发展增加了宝贵的砝码。
太极拳的历史,谁能告诉我呀,及一些练法、
历史上有争论太极拳究竟是张三丰所创 还是陈清平所创的问题,事实证明应该是张三丰所创,以下是证据:
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证据
--------------------------------------------------------------------------------
关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文字记载,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早于清初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及其子黄百家《内家拳法》的史料。这两种记载应该同出于王征南口述的内家拳源流,应该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关于张三丰创太极拳,过去唐豪、顾留馨在创立"陈王廷创拳说"之时,抓住所谓"夜梦玄帝授拳"等"荒诞"的说法,予以批判和否定。其实在武当山从古至今,历来就有道士们习武的传统,而且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假如我们能够客观地对待,那么请问,张三丰作为武当山的道士,他习武、练拳是不是迷信?荒诞吗?武当山道士们秉承传统,将武当山道士们所继承的拳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传播到民间,从而发展成为中华武术中一大名宗--武当派武术,这又是不是迷信?假如这些都不是迷信的话,那么我们应不应该将唐豪、顾留馨所否定过的客观事实予以澄清,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
清光绪六年,李亦余所作《太极拳小序》开宗明义就说道:"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但李氏又于光绪七年将开头所作改作:"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李氏为何作此改动?其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李氏困惑于宋张三峰与明张三丰故而未作定论;其二,当时有陈系(陈、杨、武等派)以外的太极拳流派在民间沿袭着,而这些流派自云早于张三丰。李亦余可能有所耳闻,故认为太极拳起源有可能早于张三丰。
关于这一点,可举一实例为证:清同治年间,杨禄禅先生在京城旗营及端王府教拳,得其传授者甚多。有一旗人夏桂勋从禄禅师学拳数载,后来夏桂勋在河南败给了李六如,方知李六如所练为"金陵太极功",而李六如的太极功是从学于金陵(南京)的谷宗云、谷宗秀兄弟。谷氏兄弟为清朝乾嘉时人。由是可直知早在乾隆年间太极拳(功)已经在金陵流传。李六如将此派之内容传给了夏桂勋,夏桂勋返京后传京都旗人恒寿山(人称"大力恒"者)等人,并一直沿袭至今天。笔者与此派传人交往甚密,得知此派传谱记载,金陵太极功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宋。可谓早于张三丰。另外,从从此派内容及其特点来看与陈系诸派大异,可断其绝非由陈系诸派所派生。夏桂勋与李亦余为同时代人,李亦余闻知金陵太极功及其源流,也是极有可能的。故而改"太极拳始自宋张三峰"为"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然而李亦余很清楚地说明:"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这里虽未提及蒋发,显因系略笔之故。巧得是,禄禅师之弟子王兰亭以师兄弟名义所传授的师弟李瑞东,曾经在光绪七年七月也写过一篇《序》其中也曾提到张三丰创拳和传拳的问题。《序》中说道:"太极拳术始于轩辕黄帝,因在常山偶见蛇鹊之战,藉蛇缠鹊跃战斗之机,悟理想义,由此而发明太极拳术。历圣相承,迨至宋元,张三丰先师抚无极、太极、八卦错综之义,阴阳相推之理,五行生克之情,八门变化之机扩而充之,衍成各种太极拳术。至此,本门拳术始大盛矣。实为武术中内家嫡派......"。
这里,李瑞东先生说太极拳始于轩辕黄帝,系因道家崇尚黄老,而太极拳传人多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之故。这里的轩辕黄帝应该理解为:不知其年代及姓名的古人的代称。而古人观蛇鹊之战,悟化出一种原始拳术,这绝非迷信,是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这种原始的拳术迨至宋元,就成了张三丰进一步创造的蓝本。这说明张三丰是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而创造出武当内家太极拳。这种说法显然要比所谓夜梦玄帝授拳,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的说法真实可信。
李瑞东在《序》中所言,张三丰为宋元时人,客观地看张三丰从宋代活到明代颇为令人怀疑。但是对于专门练习长寿之术的高道张三丰来说,并非不可能的,因为古有彭祖八百岁之说。
张三丰创太极拳还是内家拳?内家拳早期是否和太极拳同源?其实,张三丰创太极拳和创内家拳并不矛盾,二者皆为张三丰所创,而且早期内家拳和太极拳是不分彼此的。只是名称不同,这是由于传人不同,从而派生出不同的名称而已。或者是由于拳法套路不同,因为张三丰所创绝非单一的套路,很可能是多种套路和各种辅助功法、内功修炼方法。由于传人所承袭的套路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称谓。类似情形在传统武术的沿袭过程中是司空见惯的,不足为奇的。另一种可能是:太极拳曾经作为武当派内家拳的一部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与内家拳的其他内容一起沿袭了下来,以后由于在传递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与内家拳的其他内容发生了分离。分离之后又不断地吸收其他拳种的内容以丰富、完善自身,逐渐演化成一个独立的拳种。至于何时从内家拳中分离出来的,这正是我们所应该深入研究的。
内家拳的概念和内涵,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仅原有的内容(含太极拳)还包括了"八卦"、"心意"、"形意"、"通背"等多种内功拳种。然而,内家拳原来的内容只是"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黄百家《内家拳法》),即张三丰所创太极拳的代名词。
关于太极拳曾经作为内家拳的一部分,其依据有二,其一、太极拳和松溪派内家拳的相同之处,根据松溪派内家拳第二十代传人王维慎在《松溪派内家拳的本源与发展》(见《武魂》1983年第1期)一文中所阐明的拳理,简要地对比一下传统太极拳的拳理,就会发现,二者有很多共同之处,可以说同出一源,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松溪派内家拳讲:"拳有阴阳才能有变化,有变化才能有刚柔";王宗岳《太极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太极拳以阴阳为万法万事之宗祖。
松溪派讲:"拳起于易";太极拳各派皆以易理说拳理。
松溪派讲:"气沉黄庭,气转黄庭"此乃抱元守极之法,练先天混元之功;传统太极拳讲:气沉丹田,内气潜转,练的也是先天混元之功。
松溪派的要领有:"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而这正是传统太极拳中人所共知的基本要领。
此外,松溪派讲:"下腭微收";太极拳也讲下腭微收。
在打法上,松溪派讲"后发制人,后发先至";太极拳则讲"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恰好是前者的诠释。此外,松溪派在技击上上讲"抓筋拿脉,打穴击要";这在传统太极拳的技击上也有若干体现。
总之,由于传递过程中的不断演变,如果拿今天的松溪派内家拳同今天的太极拳相比较,肯定会有诸多不同之处,例如在拳势名称上区别较大,这也是很自然的。绝不可以把这些不同之处用来否定松溪派内家拳和太极拳的渊源关系,因为这样做,就等于抛开历史于不顾,片面地要求形式上的相同,这无疑不是研究历史的正确态度。
太极拳作为武当内家拳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造和传播的道家功夫,在当今某些流派所继承下来的传统太极拳内容里,还可以找到其他的依据。清朝著名的太极拳家李瑞东先生随其师兄王兰亭学习太极拳术,艺成之后,又遇甘凤池之曾孙甘淡然(字霈霖)先生,遂拜甘淡然为师,得其"江南派"太极拳之传。所谓江南派太极拳实为武当"金蟾派"太极功之俗称,此派内容十分丰富,拳法分为武两类,文架讲"沾"、"粘"、"连"、"随"之打法,武架讲"离"、"粘"、"随"之打法。其风格特点与陈系诸派大为不同。李瑞东先生后来综合了自己所得"河南派"、"江南派"、"陕西派"太极拳之精华,熔于一炉,创李派太极拳,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派别。李派除了有李瑞东先生所创的各种拳械套路以外,还继承了许多传统太极拳套路、器械、内功修炼和多种辅助功法。其中就有许多由李瑞东先生传递的内容(非先生自创),其中可以找到太极拳属于道家功夫以及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证据。
其中的"太极十三丹"就是非常原始的太极拳术。它之所以称之为"丹",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李瑞东先生所传的"太极十三丹",与武当道教的内丹功有着不解之缘,而且是直接沿袭下来的丹功称谓。所谓道教内丹功,其实就是道士们所修炼的内功。道教所追求的是修炼成"纯阳之体",即成仙,"成仙"的手段有两种,其一是通过服食外丹来达到目的;其二是通过修炼内丹功来达到目的。一般来说道士们通过炼丹炉所炼就的外丹,多含铅汞,十分有毒,服之不但成不了仙,还会中毒,于身体有大害,自古因服食外丹而中毒死亡的道士非常多,甚至还有贪图长生不老的皇帝。但是内丹功则不同,因为内丹功按通俗的说法就是道家"养生气功",修炼内丹功不但于身体无害,而且低则益寿延年,高则可修炼成"纯阳之体",从而"得道成仙"。因此,历史上绝大多数道士都修炼内丹功。因为内丹功也是气功,那么气功就有动静功法。
太极十三丹即是道家内丹功的一种,太极十三丹的动功就是以仿效十三种动物的动作之仿生功法。总体来说十三丹就是一种功拳合一、内外皆修的道家功夫。它和其他传统太极拳的相同之处就是,皆有技击的性质。李瑞东先生的这套"太极十三丹",得自王兰亭与甘淡然,早期杨禄禅先生也曾经传授过。
太极十三丹动功中有蛇鹊两形,道家太极拳传人认为蛇、鹊两形为太极拳各势的父母拳,也就是太极拳的原始形式,而其他拳势则是由这两形衍生出来的。
李瑞东先生在光绪七年《序》中所谈到的,轩辕黄帝在常山观蛇鹊之战,而悟化、创编了一种原始拳法。李派太极拳谱中有一首《太极拳发源歌》云:
昔日轩辕到常山偶见蛇鹊斗坡前鹊啄蛇头蛇尾应鹊啄蛇尾头相连鹊啄蛇腰首尾应黄帝因见非偶然细观二物尤相斗始此留传太极拳
无独有偶,北京白云观道士们中间流传着一种"原始太极拳",此派也有类似的《太极拳发源歌》,意思完全一致,只是文字略有差异。歌中所说的"蛇鹊相斗"的特点,在太极十三丹的蛇、鹊两形的对练中体现的活灵活现。蛇形柔软而缠绕,鹊形迅捷而刚硬,蛇缠鹊跃,两形阴阳相济,刚柔并重,变化无穷。笔者以为,这的确是太极拳的最为原始的形式。这种最为原始的形式传至宋元时代的张三丰,经过再创造,得以扩充、发展,从而形成了太极拳的朴素形式--太极十三丹动功。太极十三丹的其它十一形为:狮、熊、虎、猿、鹤、蟾、马、鸡、凤、猫、龙。每一种形象代表了若干势单练动作,每一势单练动作,都有其专用的名称。比如"长蛇串珠"、"灵鹊起尾"、"熊罴漫步"、"鹤舞松荫"、"金蟾望月"等等,而这类名称与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式,与陈氏家传长拳的拳势名称不同。这一点恰恰证明太极拳并不是由陈氏九世祖陈王廷依据戚继光《拳经》图势所创,而是另有源头的。
个别人曾经把戚继光、陈王廷作为太极拳的中间传递者,而这种说法也是同样不足取的,它的依据仍然是对照近代陈氏太极拳太极拳、陈氏家传长拳、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式所发现的相同式名而已。近代的陈式太极拳与陈长兴时代的太极拳比较,其内容肯定经历了很大程度的演变,在演变的过程中则不可避免地渗入了陈氏家族原有拳术的成分。这样,陈氏太极拳中有一些陈式长拳、戚继光《拳经》中若干拳势名称,也是合乎情理的。唐豪的考证过分地偏重于拳势名称的对照,自以为从中找到了陈王廷创拳的证据,殊不知后世的陈式太极拳乃是陈氏族人结合了家传拳术进行了改造的结果。比如现代陈氏的"二路炮捶",外家拳的味道很浓,但是又很突出太极拳的缠丝劲,十分明显,这是用太极拳的劲法、原理对陈氏原传外家拳进行部分变革的结果。这个问题历来困扰了太极拳起源问题的研究和考证。使许多学者误以为沿陈氏近代太极拳--陈王廷《拳经总歌》--戚继光《拳经》这条路,就可以找到太极拳的源头,从而把陈王廷作为中国最早的太极拳创始人,或者把戚继光、陈王廷作为太极拳的中间传递者。
研读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可知,其三十二式拳法乃是取自当时流行的十六家拳法,即使其中有内家拳或太极拳成分,也仅限于一两个拳势而已。所以其三十二式图势绝不可以视作为太极拳,戚继光、陈王廷也绝不是太极拳的创造者和中间传递者。尽管戚氏在《拳经》篇内也曾经提"常山之蛇说",但是《孙子.九地》中有:"故善用兵,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作为熟读兵书的杰出军事将领,戚继光很可能直接引用自《孙子》一书,而与太极拳无关。举个形象的例子来说,如长江上游的支流很多,但是,除了沱沱河以外,其他支流都不是长江的源头,尽管那些支流同样丰富了长江的流量。那么,太极拳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事实证明:内家拳及太极拳系统的产生与道家及道教的内丹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丹功既有动功,又有静功,行、立、坐、卧各式功法一应俱全。其动功与民间武术的有机结合,从而产生了内家拳的雏形。这一结合,不仅使内丹功的动功具备了新的功能--技击,而且还使外功拳术得到了升华,形成了一种在技击实战中威力巨大的内家拳术,这无疑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上述说法绝非臆测,依据很多,比如太极十三丹动功这种太极拳的早期朴素形式所保留的道家丹功特征及其拳术的属性就是活的证据。它用形象而不是文字记载了从道家丹功、民间武术的结合到内家拳乃至太极拳形成这一历史过度。
李派传谱中有一段太极十三丹的说明文字:"以上名为十三总势,又名形神妙化丹功,乃太阴炼形之术也,分阴阳、文武火候,动静神功,故有行立坐卧功夫矣。八势、五步妙法在其中矣。八卦错综运用变化之道与五行生可之理互相吻合,共成十三势",这段文字不仅说明太极十三丹就是道家内丹功,而且也说明它同时也是丹道动功向太极拳术转化的中间过度形式。解析十三丹的内容发现,原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与"进"、"退"、"顾"、"盼"、"定"的太极拳十三势,就融会在十三丹的各式动作中!它之所以称之为"十三总势"意即各种太极拳套路,均以此为母体,由此衍化而来!!!王宗岳《十三势歌》中云:"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过去,王宗岳究竟传授拳架没有,曾受到唐豪的怀疑,现在看来,李派所继承的"太极十三丹"(十三总势),就是王宗岳传蒋发,蒋发传河南温州县的太极拳拳架之一!它与陈氏长拳、戚继光《拳经》图势完全不同,却与各派所传的太极拳有着本质的相同。它虽经历代多人传递至今仍保留着古老朴素的特色,保持了其道家内丹功动功的特征,为太极拳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活的"化石"。
研究太极拳的起源,绝不是简单地对照一下拳势名称,而要从各个方面深入研究,比如基本拳理、辅助功法,尤其是可以从太极拳的各种内功修炼方法中进行研究。太极拳作为一种内功拳法,在它的整个传递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内功修炼方法的传递,往往拳架发生了极大的演变,而内功修炼方法并无多大的变化,这是由于内功的修炼很容易导致出偏(走火入魔),所以,历代传人必须慎重。
李派传人将多种太极拳的内功修炼方法沿袭至今天,其中还有"太极钓蟾功"、"百日筑基功"、"卯酉周天功"、"九转还丹功"、"圣胎培育还元功"等等。这些功法大都有坐卧功法,也大都讲究在修炼过程中要"安炉立鼎"、"采药"、"烧文火"、"烧武火"、"阴阳交媾"、"产婴结丹",其功理、功法与《武当修真图》相一致,而且,李派历代传人均以《武当修真图》为练功指南,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内功修炼与道家的内丹功起码是属于同一个系统的近亲功法。就是当今各派的内家拳也都有"以拳入道"的说法。目标就是所谓的炼成"纯阳之体"拳法和技击不过是"技艺之末",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太极拳及内家拳起源于道家内丹功与原始拳法的最初结合形式,而宋元时代的张三丰创造内家拳及太极拳是完全可能的。
从张三丰所在的时代到如今,由于年代久远等诸多因素,已无连续、严密、完整的传递程序可供我们参考了,而太极拳的连续传程也只能上朔至清朝康乾间的王宗岳。据李派残存的拳谱资料记载,与王宗岳同时代擅太极拳者,尚有甘凤池、张凤仪、李凤元、乔三秀、陆凤治、陈凤山、黄凤歧等人。
张三丰的弟子有:李玄宗(道号"铁蟾子")、王道宗(道号"金蟾子")、张清修、李静修、邱元靖等人。由王道宗传陈洲同,以下与内家拳源流交叉(见《王征南墓志名》),至王征南断代,后为王宗岳、甘凤池、张凤仪、乔三秀等人。自王征南以上,太极拳与内家拳是一体的,而征南以后则从内家拳里分离出来,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拳种。传至清朝康熙、乾隆间,是太极拳的中兴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太极拳家。王宗岳一支,由弟子蒋发广为传播,在河南温州一带兴起,清代称之为"河南派"或"温州蒋派";甘凤池、张凤仪等人将太极拳传播于江南部分地区,清代称为"江南派",也称"武当嫡传金蟾派太极功",钓蟾功是该派的绝技。清朝光绪年间,一百零八岁的甘淡然,字霈霖,为甘凤池之曾孙,将"金蟾派"完整地传给了李瑞东先生,并且沿袭到今天。
众所周知,河南派由陈长兴传给杨禄禅,杨禄禅到北京广为传播,从而衍化出杨、武、李、吴、孙各派。
清朝光绪末年,由武当山云游道士培元尘将"武当隐仙羽化犹龙派太极拳"传给了北京的司星三,该派至今仍在天津地区沿袭着。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金陵谷宗云、谷宗秀兄弟擅长"金陵太极功",谷氏兄弟传河南李六如,李传北京夏桂勋,夏传恒寿山(大力恒),此派至今仍在天津地区流传。
此外还有许多流派,比如清末民初宋书铭传承的三十七式太极拳;由道士吴鑫泉传承的"武当道家太极拳";由北京白云观安声远道长传承的"原始太极拳"等流派,均各自有其传递程序,而大部分都与河南陈家沟毫无瓜葛。因此,"天下太极出陈沟"的说法,是根本无视客观事实的存在的。
张三丰作为太极拳的创始人,还是中兴者?这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的。然而,张三丰曾经扩充、丰富了太极拳的内容,曾经传播了太极拳术,这却是不能随意否定的。因为太极拳这种源于道家内丹功的拳法本身,可以找到许多证据。
太极拳理论与中国的有着密切的联系
太极拳理论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毋庸置疑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哲学。太极拳中虽然包含了道家的思想,但这并不是太极拳中唯一的文化元素,太极拳中包含着众多思想。
1.在古代,与哲学相近的词汇就是“天人之学”,像其中的”气”、”性”、 ”命”等,都与生命有关。而太极拳讲究练气,而这正是天人学说中的一个重点。
2.古人认为,阴与阳两种范畴会交替运动和循环。而太极拳表现的就是一种刚柔相济,动静相兼,阴阳互为转换又相连无端运动形态,表达了事物内在矛盾的对立与转化,从而达到和谐与平衡。
3.太极拳理论中有大幅篇章是在阐述技击双方用力的巧妙,以柔制刚、以巧胜强,以无力打有力等博弈的技巧。我们在论述太极拳的克敌技法时,喜欢引用老子的思想,如“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4.太极拳是通过自身的修炼,使得练习者能够变得更加的健康的一种运动。练习太极拳能够延年益寿,对人们的身体能够加以调整,与中国传统的医学观念是相同的。
5.太极拳的理论中包含儒家、道家、释家等不同学说的思想。它的门派林立,种类繁多,但都能兼容并蓄,互相吸收,长期并存。在太极拳的发展中彰显出包容会通、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6.太极拳的理论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文化交流是太极拳发展的不竭动力。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